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科室风采

会议纪要 | 第二届儿童肿瘤医联体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广州市东部地区儿童肿瘤学术研讨会

2021-12-22 14:29 阅读次数:4274

2021年12月11日,第二届儿童肿瘤医联体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广州市东部地区儿童肿瘤学术研讨会圆满收官。

本次会议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五院”)主办,广医五院儿童肿瘤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肿”)儿童肿瘤科、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中山大学儿童肿瘤重症联盟协办。

本次会议由广医五院周新科院长、中肿张翼鷟教授、广医五院邓长柏教授担任主席,会议邀请中肿张翼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雯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卢蓉教授、广医五院邓长柏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冯晓勤教授、昆明市儿童医院田新教授、中肿甄子俊教授、广医五院蔡凤银护士长、中肿蔡瑞卿护士长担任主持,同时邀请中肿朱佳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裴瑜馨主治医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高阳主治医师、广医五院伍艳鹏主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璇主治医师、昆明市儿童医院杨春会主治医师、广西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窦慧宏教授、中肿刘秋婵主管护师、广医五院李婷护师担任讲者。

会议首先由广医五院周新科院长致辞。周院长提出,广医五院儿童肿瘤病区(中肿儿童肿瘤科医联体合作单位)解决了病人看病难的实际问题,满足了病人的需求,肯定了科室取得的成绩,同时感谢中肿为我们医院儿童肿瘤病区的医疗水平带来质的飞跃。

接着中肿何韵副书记致辞,何书记指出,广医五院与中肿强强联合,跨区域成立儿童肿瘤合作病区,提高了广州东部地区的大病救治能力,实现了同质化服务,满足了民众的需求。同时获得了人民群众及患者的广泛认可。

会议邀请的均是深耕于儿童血液肿瘤临床的专家及青年专家,来分享他们的临床实战经验。

精彩分享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朱佳教授首先为我们带来题目为“原发双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思考”的病例报告。该报告分享了一例罕见双肾起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无论是病理,还是影像学,与肾脏起病常见的肾母细胞瘤、AT/RT均不同,但确诊需要穿刺活检。目前儿童淋巴瘤的治疗主要采取SCCCG方案,其治疗疗效较成人好,治愈率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裴瑜馨医师分享了一例“淋巴瘤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病例报告。该报告分享了一例复发的淋巴瘤侵犯心肌引起心脏填塞后再发心梗的病例。肿瘤的心脏浸润为儿童肿瘤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肿瘤浸润引起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包填塞极易发生休克死亡,应及时评估心包填塞风险,必要时紧急性心包穿刺引流。小剂量去加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治疗对心源性休克合并体循环低血压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病案报道表明,针对肿瘤引起的心源性休克,治疗原发病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本案例报道为后续类似病例的诊疗及救治提供了临床思路。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高阳主治医师为我们带来“保命·保眼·保视力——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三部曲”的病例报告。该报告分享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治的心得体会。视网膜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及视功能。视网膜细胞瘤的临床诊疗,需要眼科、放射科、介入治疗科、产科、儿科、影像、病理、遗传等多学科合作。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社会经济状况、就诊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必须明确任何治疗均应遵循以保生命为前提,在此原则上进行保眼、挽救视功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儿童肿瘤病区伍艳鹏主治医师分享的题目为:颅内拆“弹”遭遇缄默:“髓”愈而安。该病例分享了低龄髓母细胞瘤患儿术后合并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经广医五院儿童肿瘤病区儿童肿瘤团队个性化治疗后,获得了良好效果。髓母细胞瘤是儿童颅内常见的肿瘤,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案有手术、化疗及放疗。对于高危髓母细胞瘤,可考虑行脑室内注射化疗药物及干细胞移植,可使部分患者获益。小脑性缄默综合征为髓母细胞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迄今为止,认知康复及物理治疗室唯一可用的治疗选择,越早干预,获益可能更好。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璇主治医师为我们带来了题目为“倍利妥双抗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例报告”的病例报告。该报告提到倍利妥单药治疗带来的MRD阴性缓解,可减少ALL患者接受移植后的复发风险,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倍利妥单药方案的血液学毒性轻于传统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也低于传统化疗。安全性方面,治疗耐受性良好。倍利妥在复发/难治性ALL患者中的治疗前景值得期待。 

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杨春会主治医师带来了“一例4月大婴儿ALL的辗转历程”的精彩报告。虽然白血病的诊断不困难,治疗也不复杂,但婴儿白血病较少见。患儿年龄越小,治疗难度就会增大,尤其是化疗后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更为困难,更为关键。有时患儿不是死于肿瘤治疗,更多的是死于并发症。该病例陈述了该患儿一波几折的感染关,充分考验了医生的临床水平,为患者保驾护航。

广西妇幼保健院窦慧宏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例NUT癌病例分享”。NUT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分化癌,其特征是睾丸核蛋白(NUT)基因组重排,其中BRD4-NUT是最常见的融合突变。NUT癌进展迅速,确诊时以为病变晚期,临床表现为受累部位出现快速增大的肿物。NUT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差,目前未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综合治疗后的总体生存时间不到12个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和BET抑制剂(BETi)靶向治疗提示获益,但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还需要大规模临床实验来验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秋婵主管护师给我们带来的成功案例是“一例输液港植入术后切口预后不良的病例讨论”。该病例由浅到深的为我们介绍该案例的特别之处及护理过程,护理中碰到的难题,深入思考发生的原因、采取怎样的对策,到取到好的成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婷护师带来“一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并发谵妄症的病例讨论”。该病例从该患儿由于精神紧张导致置入PICC管困难到出现谵妄、发病时状态描述、MDT会诊、心理干预到取得成效,精彩的为我们展示了该案例,引出谵妄发生的原因进行讨论。

各位专家及青年专家演讲结束后是指导专家讨论环节。精彩的演讲得到了线上专家们的好评;与会讨论嘉宾针对各个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各地的儿童肿瘤专家在线上共同展开热烈讨论,精彩纷呈。随后,由中肿的甄子俊教授在线上作了总结点评。最后,此次儿童肿瘤医联体学术研讨会暨广州市东部地区儿童肿瘤学术研讨会创办到第二届,与会专家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今后的医联体会议越办越好。

供稿:儿童肿瘤科

审核:党委办公室

返回上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