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临床研究中心 教学工作 康复治疗学系 Rehabilitation Therapy 物理治疗专业 Physical Therapy 作业治疗专业 Occupational Therapy 康复治疗专业 Rehabilitative therapy
ADPKD患者 科学饮水指南
多囊肾(ADPKD)患者肾功能随疾病进展逐渐减退,科学饮水是延缓病情发展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水量和饮水方式不仅能预防并发症,还能优化治疗效果。以下是针对不同阶段的饮水管理建议:
一 饮水对ADPKD患者的双重意义
1保护肾功能
预防尿路感染:充足水分可稀释尿液,减少细菌滋生,降低尿路感染风险(尤其女性患者高发)。
抑制囊肿生长:脱水可能刺激抗利尿激素(ADH)分泌,激活囊肿内加压素受体(V2R),加速囊肿扩张。研究显示,每日饮水≥3L可显著降低ADPKD患者尿渗透压,延缓肾功能恶化。
2规避风险
避免容量负荷过重: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警惕水中毒,需严格限水(详见下文)。
二 科学饮水三大原则
1量:个体化精准调控
肾功能正常期推荐日饮水量:2.5-3L(含食物水分),维持尿量在2-2.5L,保持尿液淡黄色。依据:临床试验表明,此饮水量可使ADPKD患者尿渗透压降低,延缓肾脏总体积(TKV)年增长率。
肾功能不全期需根据尿量、水肿情况及电解质水平调整,通常控制在1.0-1.5L/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质:选择肾脏友好型饮品
首选白开水/纯净水:避免含糖饮料(果糖可加重胰岛素抵抗)、浓茶(草酸增加结石风险)、含咖啡因饮品(利尿作用致电解质紊乱)。
慎用果汁/碳酸饮料:高钾血症风险患者需警惕果汁中的钾含量。
3时:动态调整饮水时段
晨起150-200ml温水:冲洗尿路,预防晨间血液浓缩。
餐前少量饮水:促进消化,但不宜过量(餐中饮水可能稀释胃液)。
睡前1-2小时控水:减少夜间排尿次数,保证睡眠质量;心衰患者需严格遵医嘱。
三 特殊场景饮水管理
合并高血压
· 每日钠盐摄入<5g,饮水量可适当放宽(通过尿液排出多余钠离子)。
· 监测晨起血压,若>135/85 mmHg需减少夜间饮水量。
合并尿路感染
· 急性期增加饮水量至3-4L/日,配合抗生素治疗。
· 维持尿液pH 6.2-6.8(可通过饮用富含柠檬酸盐的水调节)。
介入治疗前后
· 囊肿穿刺抽液术后24小时内限制饮水至1L,防止出血风险。
四 监测与调整方案
1 自我监测指标
尿量记录:使用量杯统计24小时尿量,目标尿量=饮水量+500ml(代谢水)。
体重监测:每日固定时间(晨起空腹)测量,体重波动>2kg需警惕水肿。
2 实验室指标
每3个月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K⁺、Na⁺、Cl⁻)。
每年评估:eGFR、尿蛋白/肌酐比值、肾脏超声。
3 动态调整策略
若出现水肿或体重增加,减少饮水量10%-20%。
血钠<135 mmol/L时需限制饮水,血钠>145 mmol/L则鼓励补水。
五 误区澄清
01
“多喝水能冲走囊肿”
短期暴饮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需长期规律饮水。
02
“纯净水缺乏矿物质”
ADPKD患者需优先保证液体摄入量,矿物质可通过饮食补充。
ADPKD患者的饮水管理需遵循“个体化、动态化”原则,结合肾功能分期、并发症情况及治疗阶段调整方案。建议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水计划,联合低盐饮食、血压控制及托伐普坦等药物治疗,最大限度延缓疾病进展。
专家介绍
徐桂彬
主任医师
院长助理、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广医五院泌尿外科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泌尿外科主任。
先后被评为首届“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医师奖”、“云南省五四青年奖”、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人才、“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人才”、“广州市高层次卫生骨干人才”、“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羊城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现担任广州市医学会微创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转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结石学组委员。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刘一帆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东西部协作援黔医疗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等囊性肾病的诊断、内外科治疗以及遗传学咨询,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症和泌尿系结石微创手术。曾于日本渕野辺総合病院、上海仁济医院等医院交流学习,在日本北里大学的Shitara Toshiya教授指导下开展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或周六下午。